米乐M6建筑行业机器人应用已形成一个大家族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曾被人们视作劳动密集型、粗放式发展的建筑行业变得越来越智能。近日,在上海地铁管片生产车间,智能管片抹平机器人正式上岗。
管片是地铁隧道最内层的屏障,需要抵抗土层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等,它的制造水平直接关系到隧道质量和安全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抹平”是管片生产的关键环节,传统意义上的管片抹平,需要工人拿抹子把混凝土表层抹平。因为管片有弧度,所以人工操作难度大,标准不好把控。随着机器人产品的广泛应用,管片施工效率和精度难题得以破解。刚刚上岗的管片抹平机器人,由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同济大学、沈阳机床公司合作研发,虽然长得“高大”,但动作却很“灵活”,还能自动识别管片表面缺陷。
据技术人员介绍,在智能管片抹平机器人应用后,流水线%左右,这一生产环节的劳动力成本降低50%以上,管片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有所提高。目前,机器人可做到宽度误差保持在±1毫米,厚度误差保持在-1毫米到+3毫米。
专业的建筑机器人正逐步从研发走向落地,在房屋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高塔、桥梁、地铁建造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向全产业链延伸。在上海,许多被人忽视的角落里,智能机器人也扮演了关键角色。
比如地下智能巡检机器人,堪称“地下神探”。在申城某地下污水处理厂,由上海市政总院主导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在这里工作已经快1年了。机器人可在生物反应池盖板下逡巡,智能判断曝气均匀性、强弱度和曝气器完好率等指标并生成巡检报告。生反池内部腐蚀性强,潮湿严重,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大大降低巡检风险。机器人本体采用整块铝合金车铣打磨而成,涂有防腐涂层,密封性极好。导轨采用免维护设计,保证其在生反池内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正常使用。
又如隧道焊接机器人。今年春节期间,轨交7号线杨高南路站至高科西路站下行(东向西)单向隧道临时停运整修施工。这次整修花了6天时间,在这之前,同样的工作量需要两年才能完成,机器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整修需要的钢板材料较多、荷载较重,施工区间拥挤狭小,给施工带来不少难题。项目部试验性使用焊接机器人进行隧道无人焊接,避免人工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以2厘米厚度的钢板为例,同样焊一道缝,人工要1小时,焊接机器人来回焊7道只需20分钟,宛如“飞毛腿”。
拼装机器人在进博会场馆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博会国家会议中心吊顶磅礴大气,它的拼接就是由机器人完成的。会议中心顶面由13米长的复合铝板组装而成,对工人而言,又大又重的装饰板安装费时费力。若一不小心损伤铝板,或贴得不平整,就要整张更换、重新加工。施工团队为此进行头脑风暴,将工业叉车拿来改良,变身拼装机器人。叉车前部安装机械手臂,最高能举高4.5米,还能360°旋转。机械手臂前端装上夹子,用来夹住铝板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最多能承载1600公斤。拼装机器人通过智能遥控拼装铝板,拼接时还能进行距离微调,微调精度甚至能保持在0.5毫米的误差内。
形形色色的机器人还有不少,比如测绘机器人、混凝土喷射机器人、施工防护机器人、地面铺设机器人、清洗机器人、隧道挖掘机器人、拆除机器人……在上海,建筑行业的机器人已形成一个大家族,它们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据悉,目前上海建工的砌墙机器人正处于现场试验中,未来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技术之一。